3.4 业务活动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业务活动涵盖知识分享、创新平台搭建、合作交流推进等多个方面,都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具有实际可行性的。青年社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业务计划和项目方案,确保能够顺利推进和落地。
3.5 经费收入来源的保障 目前经费收入将来自会员的会费、赞助商的支持、以及合作项目的资金等多个方面,这些来源都具备一定的可预期性和持续性,能够保障组织正常运行和发展。
四、成立后三年内拟开展的重点工作规划
4.1 主要方向
第一年:
重心将放在团队内部建设工作当中,预计在自治区新开拓伙伴合作发展网络高校2所,且每年逐步递增。
组织核心成员参与各项国际重大峰会论坛不少于1次,且逐年递增。
对外同青年成长社群组织及平台机构和企业政府单位建交并开展活动不少于5个,且逐年递增。
成果产出可持续发展类调研报告1篇,论文或专利1篇。
第二年:
巩固第一年的工作成果同时对外开展可持续发展类论坛不少于1次。
成员前往基层开展科技志愿下乡工作,开展次数不少于3次,并且完成可持续发展类农业调研工作。
完善农业青年人才培养体系,青年社成员纳新人数不少于20人。
开展可持续发展青年领袖培养方案,人数不少于2人。
第三年:
争取1项成果被联合国纳入可持续发展方案。
合作高校实现自治区包含农林专业高校全覆盖。
4.2 青年培养计划
第一年:
举办不少于4次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沿讲座及工作坊,邀请国际组织和科研院所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启动创新项目竞赛,选拔优秀创意并提供项目可持续发展资源对接。
开展导师制度,邀请可持续发展领域资深青年代表及专家指导青年成员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
第二年:
组织专题培训课程,涵盖农业科技实验技术、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并赴新疆各地州基层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举办创新创业论坛,与风投机构合作,推动青年创新项目的落地。
扩大导师计划,建立更多的跨界导师团队,丰富青年人才的学习视角。
第三年:
发起国际交流项目,组织青年代表赴国外学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开展农业科技领域的技术培训班,推动青年人才的跨领域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产学研合作机制。
4.3 活动开展计划
第一年:
举办农业创新沙龙,分享青年社已取得的创新实践经验。
参与国内外各项农业科技展览及峰会论坛,展示成员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
开展乡村实地考察活动,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现状。
第二年:
主办农业科技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分享领域前沿动态。
举办创新项目路演,为会员提供项目推广的机会。
扩大社区农业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度。
第三年:
组织国际交流访问团,参观国外的农业科技发展经验。
举办大型农业科技峰会,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和创新趋势。
发起“科技助农”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提供农业科技支持。
4.4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活动
第一年:
举办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
参与地方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建立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网络,与相关机构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
第二年:
主办社会责任研讨会,探讨农业科技在环保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交流活动,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实践。
推动农业科技项目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融合,实现双赢效果。
第三年:
组织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引领农业发展的绿色路径。
举办可持续发展创新大赛,鼓励会员提出解决方案。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五、关于是否设立为慈善组织的特别说明
本社会团体不设立为慈善组织。
六、拟成立的社会团体基本情况
6.1 社会团体基本架构 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是一个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下设青年发展促进会、秘书处、项目发展委员会等二级机构3个,具体架构如图所示。我们旨在促进农业科技领域青年人才的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